 App下载

瓦斯综合管控云平台 For Android

版本:V1.0 大小:27.4M

发布日期:2022年1月4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云南卫士盾科技有限公司

退伍军人冉啟华,用先进数字技术铸造矿隧安全卫士盾

时间:2022年04月08日    浏览量:36 云上小镇

从决定创业起,冉啟华就做好了充分的规划,因为他始终相信,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选对方向,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是军旅生涯给他留下的印记,也正是这段充满磨砺的岁月,让他在面对创业路上的困难时,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度过了创业之路上的很多坎坷。

▲冉啟华(居中)部队演出时与战友的合影

军人出身的冉啟华,看上去十分坚毅干练,在他高大俊拔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敢拼敢闯,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爱、担当的心。

作为一名70后创业者,冉啟华有着超越其他青年创业者的成熟稳重,军队的磨砺和多年的央企工作经验,让他形成了很强的目标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他良好的社交、协调和市场营销能力。这些品质的塑造,为他创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Ⅰ·

离开部队,在央企发现商机


1997年12月,冉啟华离开部队,进入了国资委直管下的央企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看到了矿隧安全中由于监测不到位产生的诸多问题。

▲ 卫士盾公司员工在玉磨铁路高铁隧道施工现场

而且受技术限制,安全监测多年来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的痛点。看准了行业需求,冉啟华遂萌生了用新技术帮助矿隧工友规避风险,为建设方减少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的创业想法。

▲ 冉啟华与高克德老教授在山西省宁武县水文地质调查现场

2014年,他正式开始组建团队为创业做准备,逐渐累计了大量客户资源、现场数据和学术应用成果。 "创业前要做好准备,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经济上,都要经受得起失败带来的后果,再者要找准市场定位,做好创业前期的人脉资源积累和技术储备,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冉啟华如是说。 2019年4月,准备充分的冉啟华,在呈贡第七街区公寓内注册成立了云南卫士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士盾"),正式开始了团队坚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 冉啟华(右一)在呈贡第七街区公寓内与合伙人郑万波博士创立的云南卫士盾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7月,卫士盾在双创利好政策和配套资源的支持下被云上云大数据公司引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上小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相继签订了中交一航局玉磨铁路曼木树隧道项目、四川都江堰都四轨道交通项目和山西黎霍问腰隧道项目。

发展至今,卫士盾已在山西和重庆设立了分公司,云南作为总部,负责卫士盾产品技术研发等相关事项。 "因为公司合伙人郑万波博士是云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很自然就把公司总部设在了昆明,后来在利好政策的吸引下进驻园区,在场地租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联谊、税费优惠等方面都享受到了园区的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公司解决了公司初创时遇到的很多困难。"冉啟华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同时,卫士盾也开发出了瓦斯风险综合管控云平台、区域应急数字预案联动平台、防爆特种设备改装、煤矿瓦斯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省级智慧矿隧应急管理决策平台,为各级煤监机构、矿山企业和施工单位等提供了前期风险预警和矿山应急救援处置服务。

▲ 卫士盾开发的瓦斯风险综合管控云平台PC端截图



·Ⅱ·

用数字技术护卫矿隧安全


与传统仅靠单机自动化和单个环节的生产过程比,卫士盾提供的服务实现了矿隧内外联动,为生产安全提供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算力和大数据的保障。

▲冉啟华在青兰高速问腰隧道瓦斯隧道专业技术培训会上

2020年,冉啟华团队利用卫士盾的算法和数据技术优势,为中铁一局承建的山西黎霍问腰隧道项目进行瓦斯安全监测,给安全生产铺平了道路。当时,山西黎霍问腰隧道施工段临近瓦斯含量较高的岩层,贸然施工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 卫士盾开发的岩土监测预警技术服务体系,包含了数据的采集、传输及挖掘分析的基本过程

为解决这个问题,冉啟华亲自带领公司技术人员,深入问腰隧道内部,安装卫士盾自行研发的甲烷传感器,利用其中的化学催化剂分析洞隧中的甲烷浓度,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上传到卫士盾开发的瓦斯监测预警平台,为中铁一局提供了详细的安全可行性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 瓦斯监测预警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分析基础上的。

▲ 冉啟华与加拿大同行在踏勘现场合影

卫士盾利用自行研发的传感器在矿隧内建立局域物联网,对数据进行采集传输,然后设计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得出可用性强的信息,最后借助阿里云等第三方,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形成便于理解的数据展示平台。

▲ VR/AR已广泛用于工业、教育等领域,可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体验。

对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分析,是卫士盾业务的主要两端,但在今年,冉啟华也准备在数据的展示方面与园区从事VR/AR开发的相关企业寻求合作,更好地将矿隧数据分析,通过三维的方式显示出来。

"VR/AR作为数据展示的重要方式,是未来的趋势,它可以让繁杂的数据从感官上看起来更加直接,更容易理解,进而辅助企业进行决策。我们也在今年年初谈到过这方面,准备以项目的方式与园区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但VR/AR本质上只是做展示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场相关的技术痛点,现阶段很多企业和机构更看重数据本身和数据的价值,看重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这也是卫士盾当前所重视的两个方面。"卫士盾负责产品研发的副总郑万波博士补充道。


·Ⅲ·

用人才优势书写企业未来


作为一家新型数字技术公司,卫士盾科技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三年间,卫士盾在科研和项目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一般来说,科研可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纵向项目指由国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和省级科技厅等政府部门资助的科技项目,解决的是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的问题,如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软件核心算法的研究等。 横向项目主要由企业和用户主导并资助,它们的目的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软硬件技术去解决用户的需求和现场的应用问题。 在纵向项目方面,卫士盾共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和“十三五”科技项目5项,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持研发产品和制定企业标准14套,撰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获省部级奖5项。

▲ 卫士盾取得的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截图

   

▲ 冉啟华在玉磨铁路现场研讨会上                     ▲ 郑万波博士(右起第二)在重庆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在横向项目方面,卫士盾开展工程勘察、智慧隧道、水文地质和水害防治等类项目十余项,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玉磨铁路、赣深高铁、郑万高铁、四川仁沐新高速公路、重庆石黔高速公路、四川都四轨道、山西黎霍高速、成贵高铁等国内多个隧道工程测量,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冉啟华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关。在成立之初,冉啟华就看中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临近大学城和云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契机,将总部设立在了呈贡,并形成了以公司副总郑万波博士为主导的技术产品研发团队。 借助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临近高校的人才优势,卫士盾科研团队在社会需求的引领下不断进行学术成果转化,开展产品和技术相关研究,增强产品的实用性,将产学研紧紧结合起来,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卫士盾研发负责人郑万波博士主持产学研学术研讨会议,把论文写在工地上、校园里

目前,卫士盾的人才队伍中,包含了云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1人,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3人,副高以上职称者5人,博士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各类注册工程师5人;科研人员均来自于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煤科工集团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进一步形成产、学、研于一体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当前市场环境下,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公司所从事的施工安全监测行业,提供了行业升级的机会,这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未来,冉啟华将继续发挥公司人才优势,让卫士盾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成为矿隧安全领域的领先者,就像一块盾牌一样,把矿隧中的危险都挡在先进的数字技术之外。



文章来源于: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